AMD宣布以350億美元收購FPGA龍頭賽靈思,成為過去一年炙手可熱的話題。首先,如果AMD成功收購,將成為IC設計廠商的第四名。不過,AMD收購賽靈思,是為了IC設計的市場份額嗎?還是有別的意圖?
主要賣CPU與GPU芯片的AMD收購FPGA頭號廠商聽起來有些魔幻,究竟收購Xilinx對AMD有多少助力呢?服務器市場能得到多少FPGA加速應用的加持?這是兩個很不一樣的市場,AMD真有能力消化整合好Xilinx?
這許許多多的問題在AMD收購賽靈思進入中國審批的關鍵時刻更值得分析關注。
2021年,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挺忙,幾件重大的半導體收購交易正等待中國方面審查批準。作為幾乎全品類最大的市場,中國當局的審批成為極其重要的環節。
AMD的收購案便是其中之一。AMD對以350億美元收購FPGA大廠賽靈思的交易將成為AMD史上最大的技術收購,此次交易沒有現金,AMD將全部使用自家股票進行支付。該交易正在進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SAMR) 審查程序的第二階段,AMD希望中國審查能在年底結束。
AMD 方面表示,合并后的公司將雇用超過 13,000 名工程師,每年在研發上的投資將超過 27 億美元。這家合并公司沒有自己的制造工廠,將完全依賴臺積電外包生產。Xilinx 有望將其在深度學習方面的專業知識貢獻給 AMD 在該領域擴張的努力。
截止發稿日,AMD的市值為1056億美元,而本次的收購案用了1/3的身家。收購之后,AMD 主席兼 CEO 蘇姿豐(Lisa Su)將擔任新公司的 CEO,Xilinx 的 CEO Victor Peng 擔任總裁,負責 Xilinx 的業務和戰略增長計劃。
根據協議,Xilinx 股東將以每股 Xilinx 的普通股,換得約 1.7 股 AMD 普通股。每股 Xilinx 估值為 143 美元,比 10 月 26 日收盤價 114.55 美元高約 24.8%。合并后,AMD 的股東將持有新公司股份約 74%,而 Xilinx 股東持有約 26%。
其實,蘇姿豐在成為AMD一把手之后,陸續做了許多的動作,包括最先進的桌面CPU研發、數據中心服務器的布局,反映在資本市場上AMD的股票也有了非常好的起色。這次的收購案金額之大,是AMD的一次重要布局,究竟為什么讓AMD愿意大放血呢?
2020年10月,知名數據研究機構Canalys發布了最新的全球PC出貨量統計報告,數據顯示PC市場2020年第三季度的環比增長達到了驚人的12.7%,為10年來最高。去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遠程工作和學習。此前每家一個筆記本估計就夠用了,去年幾乎是人手一臺。12.7%是驚人的,在疫情逐漸平穩之后,數據走向逐漸低迷。
前幾天,分析機構 Gartner 和 IDC 放出了他們對 2021 年第二季度 PC 出貨量的調查報告,盡管兩者數據有一定出入,但都認為今年第二季度 PC 的出貨量增速放緩,沒有第一季度表現那么亮眼。其中,Gartner表示今年第二季度 PC 的出貨量為 7160 萬臺,較 2020 年同期增長 4.6% 。之前,市場一直在說PC在回暖,但是數據證明,回暖的情況仍然難以預測。去年是令PC市場高興的,而今年則是疑惑低迷的。
作為一家前端企業,處理器和顯卡的業務,占據了AMD接近60%的收入?赡躊C市場還有空間留給AMD,但這個市場基本已經達到了自己固有的瓶頸,很難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很可能會演變為與NVIDIA、Intel拼刺刀。而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如果在政策引導下,實現越來越多份額的自主可控和國產化規模,intel和AMD也不會很舒服地過下去。
所以無論AMD未來在顯卡和處理器上表現得怎么樣,如果保持現在的業務模式,那么AMD將跳不出PC的框架,再加上Intel和NVIDIA都不是省油的燈,前方撲朔迷離。
PC市場在這幾年處于增長停滯甚至萎縮的狀態,目前來說,最好的增長市場就是以數據中心\服務器為代表的行業芯片市場,尤其是人工智能相關硬件市場增長相當迅速,其市場規模從2018年到2024年預計要翻7倍,復合增長率高達37.5%。
而事實上AMD也在嘗試開拓服務器市場。在服務器市場,AMD處理器的占有率在2017到2019年之間從可以忽略的1%已經到了8%,勢頭非常強勁。
Xilinx近幾年來在人工智能領域布局非常廣泛,其產品思路已經從原來的FPGA慢慢轉換到了基于FPGA+AI引擎的SoC結構,因此AMD收購Xilinx如果成功將會成為其進入行業市場的沖鋒號和加油站。
早在2015年,英特爾就以167億美元收購了Altera,完善了英特爾的產品拼圖。加上英偉達收購ARM,高端芯片可能出現Intel+Altera,英偉達+Arm,AMD+賽靈思三個局面。
2019年,《財富》雜志“未來50強”榜單中,賽靈思以第17位的排名成為半導體行業名次最好的公司,超過了英偉達(第27位),甚至超越了科技行業巨頭如谷歌(第18位)、亞馬遜(第31位)和Facebook(第49位)等。
不過,FPGA的經營仍然比較辛苦:首先,FPGA研發成本巨大。再者,在FPGA的應用場景中,有包括為其他量產芯片做前期邏輯驗證以及在一些產品中直接使用,比如說在早期的Deep Learning中實現可配置卷機核。這兩個場景其市場一般,并不是特別大,雖然其利潤高,但是研發也是一塊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隨著摩爾定律的放緩以及大數據、AI、5G、自動駕駛等的發展,新的算法新的框架層出不窮,要應對這一變化就需要靈活應變的架構,因為一種架構已無法獨自完成大量的數據處理。
賽靈思因此開始從FPGA向ACAP進行轉型。那么賽靈思的近幾年的轉型成績如何?
賽靈思CEO Victor Peng坦言,在過去三年的過程中,一些突發外部事件影響了“我們”以及很多企業的發展,成為了“我們”轉型路上面臨的最大挑戰。這些外部事件包括中美貿易戰、Covid-19疫情爆發,以及最近供貨緊缺的情形。
“當賽靈思與AMD合并后,無疑回進一步擴大我們在數據中心布局的機會,因為AMD有深厚的客戶關系,并且通過與我們的產品組合相結合,我們將能夠比任何其它供應商都能更好地解決數據中心客戶面臨的各種問題!
根據Xlinx的財報顯示,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其營收7.665億美元,去年同期8.33億美元,同比下降8%;GAAP凈利潤1.938億美元,去年同期2.27億美元,同比下降15%;攤薄每股收益0.79美元,去年同期0.89美元,同比下降11%。
之前Victor Peng提出“ALL IN DATA CENTER”,這次收購可以說是順勢而為。
如果AMD收購Xilinx成功,有觀點認為對于市場格局的短期影響并不會很大,主要影響會體現在中長期。隨著未來邊緣側計算需求的快速上升,Xilinx FPGA搭配AMD的處理器去做邊緣計算服務器很可能是一個具有相當競爭力的解決方案,不過目前邊緣計算仍然處于上升階段,因此短期來看不會對大格局造成影響。在服務器端,AMD仍然要靠CPU去和Intel競爭,而在云端服務器的AI領域,AMD即使能成功收購Xilinx,短期內仍然缺乏與Nvidia競爭的實力。中長期來看,隨著邊緣側市場變得越來越重要,AMD這次收購Xilinx的布局重要性會逐漸體現。
目前,AMD的業務與賽靈思的業務布局只在數據中心有重合,當AMD有了FPGA,那就集齊了CPU、GPU、FPGA三塊拼圖。三者的協調融合有望實現1+1+1>3的效果。AMD也擁有了與Intel、NVIDIA抗衡的技術架構,如果能夠成功消化賽靈思的人才,那其位置也會更加穩固,整個市場會更有看點。
只是,對于國內廠商來說,追逐會更加困難。